在香港甚至全球,乳癌都是最常見的癌症類型之一。即將踏入10月乳癌關注月,小編希望提醒每一位女性都應定期檢查乳房,及早預防!另外,香港乳癌基金會亦已發佈了《香港乳癌資料庫第十三號報告》(2021年最新報告),以下是由小編整理的部分值得參考的重點!

報告總結

  • 本報告涵蓋了21,273名於2006年或以後確診的乳癌患者資料。
  • 2016年至今,患者確診乳癌的年齡中位數為55.0歲。
  • 2016年至今,確診受訪群體中,30-39歲患者的比率有所下降,而60歲或以上患者的比率有所上升。

乳癌高危因素

  1. 缺乏運動(每周少於3小時)
  2. 從未餵哺母乳
  3. 超重/肥胖(體重指數≧23.0)
  4. 高度精神壓力(超過一半時間)
  5. 沒有生育 /35歲後首次生育
  6. 有乳癌家族病史
  7. 飲食含豐富肉類/乳類製品
  8. 提早初經 (<12歲)
  9. 飲酒習慣
  10. 曾使用荷爾蒙補充劑治療

乳房檢查習慣

少於四分一患者定期進行乳房X光造影檢查,或接受乳房超聲波檢查,高收入或教育程度較高的人士檢查比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年紀較高人士,甚至超過六成的40歲或以上的乳癌患者在確診乳癌前,從未接受乳房X光造影檢查。

臨床表現

在發現乳癌的方式上,無意自我檢查發現乳癌症狀的患者仍佔多數,但經由乳房X光造影檢查發現的乳癌個案有所提升。相比自我檢查發現的患者,由乳房X光造影檢查發現的多為初期。


《香港乳癌資料庫第十號報告》完整版下載:
https://www.hkbcf.org/zh/our_research/main/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