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冷靜地對抗乳癌(一)

可能你已經知道,乳癌是本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每年有超過3500名女性確診。

我認識數名曾經患上乳癌的朋友,其中幾個更是在以前工作當中認識,只好無奈地說:「乳癌真係好普遍!」

究竟這個困擾萬千女士的「都市病」是怎樣得來的?是因為情響影響?工作壓力?遲婚或沒有生育過?還是只因為「時運低」?

我訪問了其中一位曾患乳癌的朋友,她是一個處事有條理兼冷靜的人,即使生病了也沒有那種呼天搶地的表現,平淡得很。

我希望透過她的自白,讓同路人了解在患病後如何應付驟變的生活,如何尋找好醫生(拒絕「壞」醫生),如何在電療、化療、口服藥當中抉擇,如何在永無止境的網絡世界中搜尋可靠有用的資料……還有更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信心。

主角簡介:

Sandy

年齡:52

家庭狀況:已婚並育有一子

職業:曾是上市公司高層

家族病史:母親二十多年前確診乳癌三期

情況:9年前確診乳癌一期,2年前再次患上乳癌一期

—————————————————————————–

心存僥倖,卻逃不過家族癌病史

距離我四十三歲生日不到三星期,我證實患上了乳癌。

還記得,那是一個很尋常的暑假,我和孩子外遊返港,大假還剩幾天,毋須返工,賴床是常識吧!百無聊賴之時,我靈機一動自行檢查乳房。家母患過乳癌,發現時已是三期,我自知是高危份子,卻心存僥倖,從未做過檢查。那天一摸,怎麼右乳好像有硬塊,我死心不息,一摸再摸,知道無法自欺欺人,於是致電約見醫生。

breast cancer pt crying

我首先想到的,是找回當年幫母親做手術的外科醫生。他很細心,一直把曾經患乳癌三期的母親照顧得非常好,十多年下來,我們已經很熟絡,他儼如我們半個家庭醫生。

幫我檢查完,他不肯多說,只叫我立即做Mammogram*

忐忑不安的捱過週末週日,丈夫陪我覆診。檢查完了,果然是惡耗,我不禁涙如雨下,這時醫生遞來一盒紙巾,再補充一句感慨

「乳癌存活率高過很多癌症,偏偏哭得最多就是乳癌病人。」

男人啊男人,你們根本不明白那兩團肉對女人的意義。

冷靜下來之後,醫生開始和我討論治療方案。以腫瘤的體積計,他估計是一期,我可以保留乳房,只切除腫瘤,但是假如右乳另一細微陰影也證實是癌細胞,就必須全乳切除。

OP
Cancercare.blog

由檢查確診到進行手術,過程很快,我在這段時間沒有半點拖延。手術完成後,我連忙摸摸自己右胸,然而繃帶紥得實一實,我的身材又沒有38C ,左右胸差異全無。隨後醫生巡房時,不待我發問,他便報上答案。幸好,那團肉仍在。

由於切除腫瘤後的傷口需接駁引流管好讓血水流走,所以最好穿著有大袋的上衣,把引流器放進去,這樣就兩手空空,方便去洗手間。

根據診斷,醫生指我的腫瘤屬於一期,接受電療並服用名為「Tamoxifen」的藥物,便能夠控制病情。由於他是外科醫生,於是將我轉介給一名腫瘤科醫生跟進。

豈料,這位醫生甫見面便二話不說即建議我電療加化療,並遊說我選用最新最貴的化療藥物。我不斷追問為何一期腫瘤要用上藥力最勁及價錢昂貴的藥物,他只一味謂統計顯示存活率高些,但我細看數據,卻發現差異其實並不太大。

我內心產生了很多疑問,他沒有多解釋就著我選擇化療抗癌,是否想賺到盡呢?

(未完待續……)

延伸閱讀:

什麼是乳房X光造影檢查 (Mammogram)?

一般人都會聞Mammogram色變,因為要夾扁乳房來照,共同經驗就是一個字 – 痛,只是有程度之分,某次居然不怎麼痛,連忙感謝該職員,順帶問她為何這麼高明,她答:「因為做得多,知道夾到什麼程度便會照得清楚,其他人經驗不足,怕照不清,故此會拚命夾到扁一扁。」所以,痛不痛端視姊妹們的運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