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不少研究都表明注射高劑量維他命 C 對癌症、敗血病等都有不俗的效果,但亦有不少人對維他命 C 注射的安全性抱有懷疑,因此不敢嘗試。
但原來,外國早有人體試驗證實,高劑量維生素 C 抗癌是安全的。以下文章內容解答了關於高劑量維他命 C 的相關問題,大家可作參考~~
人體試驗新證據!高劑量維生素C,「抗癌」安全性被證實

原文出處(節錄):KK News
3月30日,Cancer Cell 雜誌上發表了一篇題為「O2⋅− and H2O2-Mediated Disruption of Fe Metabolism Causes the Differential Susceptibility of NSCLC and GBM Cancer Cells to Pharmacological Ascorbate」論文。
來自愛荷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臨床試驗發現,作為一種有望改善標準癌症治療療效的潛在策略,定期向腦癌和肺癌患者注入 800-1000 倍的維生素 C 每日推薦劑量被證明是安全的。同時,研究表明,高劑量的維生素 C 之所以能夠增加癌細胞死亡敏感性與能夠改變癌細胞鐵代謝的關鍵通路有關。
人體試驗證實,高劑量維生素 C 抗癌是安全的
參與腦癌安全性試驗的 11 名患者接受了為期 9 個月的維生素 C 注射,前 2 個月每周注射 3次,後 7 個月每周注射 2 次,同時他們在接受標準的放療和化療。每次注射的目標是提高患者血液中維生素 C 的濃度到 20,000 μM。相比來說,大多數成年人血液中維生素 C 的濃度約為 70 μM。之所以需要很高的劑量,是因為維生素 C 在人類循環中的半衰期約為 2 小時。結果顯示,治療通常耐受良好,會產生適度的副作用,包括頻繁地去廁所和口乾。
為何是安全的?
那麼,為什麼注射高劑量維生素 C 是安全的?即便在如此高的水平,維生素 C 也不「傷害」正常細胞。研究小組發現,腫瘤組織中氧化還原活性鐵分子(異常線粒體代謝的副產物)的水平異常高,它們會與維生素 C 反應,生成過氧化氫以及衍生自過氧化氫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被認為會選擇性地導致癌細胞 DNA 損傷,從而引起癌細胞死亡以及癌細胞對放療和化療的敏感性增加。
該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 Douglas Spitz 說:「我們的研究證實,癌細胞中增加的氧化還原活性金屬離子解釋了為何癌細胞和正常細胞對高劑量維生素 C 敏感性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