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市面上更是「一罩難求」。大家除了可依靠口罩自保,亦可以透過補充營養素,例如:維他命 C 等成分來提升自身免疫力,以減低「中招」風險。

不少研究證實,維他命 C 對於人體有諸多益處,小編亦曾經分享過不少相關文章提及其對治療敗血病癌症的功效。究竟維他命 C 是什麼?對於人體又有哪些效用?

以下分享的文章較詳細地解答了相關問題,大家不妨一讀~~


維他命C的生理作用與吸收代謝

原文出處(節錄):medpartner.club 

維他命C在人體內參與許多的作用,例如:

  1. 抗氧化劑:維他命C是一種水溶性抗氧化劑,並且能幫助重生其他的抗氧化劑,如又被稱為 alpha-生育醇的維他命E,就是一個例子。
  2. 參與左旋肉鹼( L-carnitine )的代謝:左旋肉鹼能在細胞內幫助攜帶脂肪酸進入粒線體進行代謝( beta-氧化作用)
  3. 參與一些神經傳導物質的合成,例如正腎上腺素。
  4. 促進膠原蛋白質合成與強化結構:維他命C除了能促進膠原蛋白的生長,也有強化膠原蛋白結構的作用,它能在膠原蛋白上的離胺酸( lysine )或䀯胺酸( Proline )上加上羥基( -OH ),也就是羥基化作用,這能讓膠原蛋白有更多的氫鍵,強化膠原蛋白的強度。缺乏維他命C時,細胞製造的膠原蛋白會因為羥基化不足的關係,使得分子強度較差(如牙齦出血、紫斑)。

除了生化合成與抗氧化的作用外,維他命C也有助於免疫功能的運作,另外也能改善植物來源的鐵質吸收,也就是非血鐵基質( non heme iron )的吸收。生理功能真的不少!但維他命C到底在體內是怎麼被吸收與代謝的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Photo 20
cancercare.blog

維他命C不管是從天然食物或者是營養補充品中攝取,只要是口服各種形式的維他命C,被人體的吸收與利用程度,跟血漿與組織裡維他命C濃度,彼此間有很緊密的控制。舉個例子,每天如果攝取 30-180 毫克的維他命C的話,小腸能吸收約 70-90% ;然而,當一天的攝取劑量超過 1 公克時,小腸吸收率就會降到低於 50% 。也就是說,當維他命C的攝取量很少時,人體對其吸收率非常好,但攝取量多時,吸收率就會下降了。而被吸收的維他命C如果沒用到,很快就會從尿液排出。

被小腸吸收後的維他命C一般是以氧化的型式,也就是脫氫抗壞血酸( Dehydroascorbic acid ,簡稱 DHA ,不是脂肪酸那個 DHA 喔)運輸進入細胞,接著在細胞內還原成抗壞血酸。由於維他命C在細胞內有這種回收利用機制的存在在,因此實際上僅有少部分的維他命C會被分解代謝掉,每天的代謝量大約是 5-45 毫克。

全身的維他命C含量範圍在 300 毫克到 2 公克之間。維他命C在體內各個組織細胞的濃度差異很大,在白血球、眼睛、腎上腺與大腦組織中的濃度較高;在血漿及唾液的濃度較低( Ref. 3 )。

此外,藥物動力學的研究結果指出,每天口服 1.25 公克的維他命C引起血中最高濃度的平均值是 135 micromol/L ,這大概是每天從食物攝取 200-300 毫克維他命C的兩倍以上。藥物動力學的模型預測即使劑量高到每 4 小時攝取 3 公克的維他命C,最高濃度也只會到 220 micromol/L 。所以並不是維他命C只要吃超多,就可以達到極高的體內維他命C濃度喔!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