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冷靜地對抗乳癌(五)
在我苦惱沒法進行電療會否令治療效果大打折扣的時候,恰巧我有一位朋友患上肺癌(真不想有這種恰巧),在某醫療中心接受高溫熱療和高劑量維他命C療程一段時間後,發現肺部陰影顯著縮小,他建議我嘗試一下。
該醫療中心要我先做正電子掃描體檢 (Pet Scan),確定我身體沒有其他癌細胞,然後替我抽血,做RGCC(又稱腫瘤藥敏測試*(Chemosensitivity Test)),以判斷服用哪些口服藥及哪些化療藥物對我較為有效,什麼療法對我的病情幫助最大,什麼營養補充劑可以幫助我。
檢測的結果顯示有一種口服藥物比「Tamoxifen」對我病情更有幫助,但此藥物只適用於停經婦女,假使我想服用此藥,就要切除子宮,惟我是剖腹產子的,不一定可以做微創手術切除子宮,開刀開怕了,我決定照食「Tamoxifen」。
同時,測試還發現服用一些營養補充劑(例如:槲皮素(Quercetin)、青蒿素(Super Artemisinin)),高劑量維他命C治療* (High-dose Vitamin C Therapy)和高溫熱療*(Hyperthermia),都對我的康復有幫助。

我對這些治療都不太了解,於是在網上進行新一輪資料搜尋。雖然高劑量維他命C治療對我的病情有三成幫助,但網上亦有外國文章指出,高劑量維他命C可能會影響我正在服用的Tamoxifen的藥效,醫生仍在幫我求證此結論的真實性。
開初進行「局部熱療」時,我有時感到非常熱燙,甚至幾次需要停下來。因為熱療位置必須準確,身體才能接觸到冷卻位,這樣便不會感到過熱,亦不會燒傷皮膚。後來與醫護人員多次磨合,終於找到俯伏是最佳位置,如今我更「趴著趴著」便會睡著。最後,我選擇接受高溫熱療和服用槲皮素(Quercetin)、青蒿素(Super Artemisinin)。高溫熱療在外國及台灣十分盛行,網上也有很多相關的醫學資訊,我深入瞭解其原理,認為合乎邏輯,所以接受。現在每星期做一次,這星期進行「全身熱療」,下一個星期就進行「局部熱療」,每次一小時。
而全身熱療就有如「焗桑拿」,每次「焗」完,短褲背心都幾乎完全濕透。家族有人患乳癌、肝癌和膀胱癌,曾有醫生問我會否考慮做癌症基因測試*(Cancer Risk Genetic Test)。根據病史,我幾乎可以肯定自己家族患癌機會高,檢測也沒什麼意思,我也不會幫兒子做檢測,知道了就一輩子憂心忡忡,倒不如快樂地無知,母親是病人,他總會知道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吧!
我有位朋友患上膀胱癌,他無法接受依靠尿袋過一生,不願意接受手術治療,反而信奉並尋求「道教」的幫忙,最終四十多歲便去世了。
盡力做好自己
我阿姨曾患肝癌,已是晚期,醫生認為她只能存活幾個月,她當時找了權威的肝科醫生做腫瘤切除手術,至今過了十多年,她仍然活得好好的,醫生都稱之為奇蹟。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幫助她走到今天,可能是她術服用的中藥,飲果汁又或是練氣功,最重要是她沒有放棄希望,結果戰勝了不可能。

我不是專家,不敢說有什麼心得。對同路人,我的建議是,盡力去做好自己可以做的。
我現在又再重拾之前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即使約不到人打羽毛球,也會走1萬步當運動。
第一次患病的時候,我沒有經驗,當時孩子還小,所以心情很緊張和鬱悶,但我媽媽乳癌三期都捱得過,我相信自己一期肯定不會輸給她。到第二次患病,孩子長大了,我的年紀也大了,也就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也不太介懷切除了乳房。

不過,我這次第一時間找律師立了遺囑,同時也作了一番自我檢討:「有什麼是想做的?想完成卻未完成的?」思考過後覺得沒有什麼遺憾,可以很坦然地接受這個病。
坦然接受,活好每一天
一再患癌似乎很不幸,但我自覺有所得著。我原本是工作狂,工人比我更像兒子母親,癌病令我放棄了工作,得以和兒子建立親密的關係,第二次患病,有很多醫生和朋友幫助我,令我能夠安心治病。
有人曾經問我是否後悔,「如果你當時切除成個乳房,宜家咪唔會復發?」
我回答:「如果我當時切除了全乳,呢8年咪唔可以浸溫泉。」
「已過去的無法改變,將來的事沒法可知,你能夠掌握的只有現在,活好每一天。」這是相熟醫生對我說的話。
相關閱讀:
- 腫瘤藥敏測試*(Chemosensitivity Test)
- 高劑量維他命C治療* (High-dose Vitamin C Therapy)
- 高溫熱療*(Hyperthermia)
- 癌症基因測試*(Cancer Risk Genetic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