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前 TVB 綜藝節目金牌監製錢國偉至今年 5 月傳出患上胰臟癌並入院切除膽手術後,近日病情惡化入院,直至 11 月 27 日下午不敵病魔逝世,終年 58 歲。

除了著名監製錢國偉,小編近年著實聽聞不少名人因患胰臟癌離世的消息,由「蘋果教主」喬布斯(Steve Jobs)、法國名廚喬爾·侯布匈(Joël Robuchon)、大法官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到日前因胰臟癌復發病逝的香港興業主席查懋聲,難怪此癌症有「最惡的癌」之稱!

消息來源:
topick.hket.com
【英年早逝】前無綫監製錢國偉病逝終年 58 歲 患胰臟癌 5 月入院做手術

hd.stheadline.com
香港興業主席查懋聲胰臟癌復發病逝

藉此機會,小編亦希望提醒各位,大吃大喝有機會引致胰臟發炎,甚至增加胰臟癌的患病機會,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好重要!假如你至今仍然對「胰臟」概念模糊,以下專欄值得一讀!


胰臟發炎非小事

原文刊載:信健康

當胰液和膽汁經輸送管道流入十二指腸後,便會與腸道內的食物混和,開始消化作用。若然輸送管道受到阻塞,或因創傷導致斷裂,消化液便會倒流,並破壞胰臟自身細胞,引致炎症。

無論是急性或慢性胰臟炎皆會引致腹痛,前者會造成胰臟腫脹,引發突發性上腹劇痛,痛楚可延伸至背部,甚至伴隨惡心嘔吐、發燒、心跳加速、高血糖、低血鈣、脫水等狀況;後者引致的腹痛並不那麼急劇,但可令患者出現肚瀉、脂肪便、消瘦、體重減輕及營養不良等慢性病徵。

若未有及時處理病況,胰臟炎可引致其他嚴重併發症,包括胰臟假性囊腫、胰臟積膿、胰臟細胞及周邊脂肪組織壞死等,反覆發作的急性胰臟炎更可演變為慢性胰臟炎,增加患上糖尿病和胰臟癌的風險。

超過八成的胰臟炎病例均因酗酒或膽管阻塞而起──過多酒精會使胰臟細胞出現炎症及纖維化;膽囊功能失調或高脂飲食習慣則導致結石形成,若結石掉落膽管,會造成阻塞,繼而令胰液積聚,並倒流至胰臟,不正常地消化胰臟組織,引發胰臟炎。

診斷胰臟炎主要可透過血液檢驗及造影檢查來估算病情嚴重程度,例如檢測胰臟消化酵素以反映炎症是否屬於急性,而電腦掃描則有助分辨胰臟是否出現惡性腫瘤。

由於進食會促使胰臟分泌消化液,進一步加劇炎症,因此治療胰臟炎的第一步是要禁食,盡量減輕胰臟負擔,加快復元速度;病情較嚴重者則須按情況接受藥物或手術治療。

作者為英國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